2022年新年刚一开始,广西鸟类新记录“白喉林莺”在桂林被发现,给这个元旦送上了一份“大礼”。据专门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广西大学林学院副教授蒋爱伍之前的统计,广西鸟类总数加上白喉林莺之后,目前达到750种,位列全国第三。            

  网友新年观鸟发现惊喜

  曾观测到过境小“迷鸟”白喉林莺

  白喉林莺    傅云 摄

  元旦期间,桂林一位叫“烧包”的鸟友在桂林市郊一片农田里拍鸟。等他收工回家,用电脑查看作品时意外发现,原以为是拍到了灰林䳭,没想到却是一只白喉林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一种小鸟。这一发现,让他如获至宝,惊喜不已。

  随后,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白喉林莺,是不常见的繁殖鸟及过境鸟。亚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能够长途跋涉通过地中海的通道迁徙到达非洲越冬地。我国有此种鸟类的四个亚种,都分布在西北部。繁殖期在内蒙古呼伦湖地区有记录,在河北近北京处也有记录。

  为什么这只不常见的西北鸟儿会来到广西?“这种小‘迷糊’,可能迁徙的时候走错方向了吧?”“烧包”的新发现也引起了不少观鸟爱好者的热议。

  蒋爱伍对此分析指出,白喉林莺来到广西,应该就是迷路了。“这是偶然现象,这样的鸟类被称为迷鸟,这样的鸟类在广西几乎每年都有发现。”

  鸟种资源丰富随时都有新发现

  每年观测到越冬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五六十只

  数据统计显示,广西现有鸟种记录总数接近750种,其中,九万山、大瑶山、金钟山、雅长、猫儿山甚至桂东南等地,都有可能潜伏着惊喜。

  勺嘴鹬    宁浩洋  摄 

  勺嘴鹬    宁浩洋 摄 

  黄胸鹀    谢伟亮 摄

  另外,黄胸鹀、勺嘴鹬、中华秋沙鸭等种群较为稀少的鸟类也多次被观测到。1月4日,鸟友们更是在北部湾地区发现了一群多达14只的勺嘴鹬,令人惊喜万分。“这是首次在广西记录到这么多的勺嘴鹬。勺嘴鹬在全球的数量十分稀少,预计不会超过400对。”广西观鸟大年工作人员余寿毅表示。

  中华秋沙鸭   傅云 摄

  中华秋沙鸭    傅云 摄

  中华秋沙鸭    傅云 摄

  而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这两年也频频“刷爆”朋友圈。据介绍,中华秋沙鸭分布于广西全区,但数量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国不超过2000只。近年来,随着广西观鸟人数的增加,在区内观测到中华秋沙鸭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比如,南宁市武鸣忠党水库、上林清水河、梧州市蒙山县茶山公园、百色市的澄碧湖,柳州市的鹿寨县,桂林市的青狮潭、卫家渡,河池天峨的龙滩自然保护区等地方,一些观鸟爱好者都观测到了中华秋沙鸭的身影。

  “但整体数量不多。最大的种群数是前段时间在天峨观察到25只,也是比较罕见的。”余寿毅告诉记者,根据广西观鸟大年2年监测数据显示,在广西越冬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每年被观测到的数量在五六十只。

  中华秋沙鸭原名为鳞胁秋沙鸭,它们的原产地是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分布范围狭小,只有零星个体偶尔飞到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所以才改称中华秋沙鸭,属于中国特有种。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常被誉为“鸟中大熊猫”。

  南宁市记录到437种鸟类稳居全区首位

  红耳鹎白鹭夜鹭较为常见

  记者了解到,2年时间里,共有89名爱好者坚持上传观鸟记录,小程序共收录区内有效观察记录数据2.6万余条,观察记录地点覆盖了广西14个城市92个县区。其中,鸟种记录在100种以上的县区有27个。

  数据还显示,2年时间里,观察记录到了568种鸟,记录了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8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99种。记录了iucn(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易危级别及以上鸟类19种,其中极危(cr)2种、濒危(en)5种、易危(vu)12种。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示了每个地区鸟种被观察记录的情况。这既是当地鸟类丰富及观鸟热度的体现,更是广西各地观鸟人数量多少的体现。”蒋爱伍表示,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为这些珍稀鸟类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地,所以每年这些鸟类都会定期前往广西越冬。另外,市民群众的爱鸟意识越来越高,有更多的人参加到观鸟大年中去,为鸟类的现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生态系统的修复,我们的生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好,但绝不能忽视很多鸟类在广西种群已经越来越少,就像黄胸鹀,20多年前其实广西较为常见,因为被人为捕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记者从观鸟记录数据图中看到,南宁市以记录到437种鸟类而稳居全区首位,其次是百色374种、防城港市285种位列第二、第三位。

  2年时间里,哪几种才是广西最常见的鸟?据记录显示,红耳鹎以被记录到948次而排名第一位,其次是鹊鸲746次、白鹡鸰682次、白头鹎591次、长尾缝叶莺588次、暗绿绣眼鸟519次、池鹭466次、白鹭447次、乌鸫444次、家燕443次。

  记录数量排名前十种的鸟种第一位依然是红耳鹎。接着是白鹭、家燕、环颈鸻、蒙古沙鸻、铁嘴沙鸻、红嘴鸥、丝光椋鸟、暗绿绣眼鸟、夜鹭。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